第二章 勾心斗角(1/2)
作品:《民国风云》(汗!又晚了40分钟……胖子真的尽力了,这个鬼天气,胖子感觉都快要中暑了……)
奉军入关之后,编制非常混乱。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惨败,军队大多被奉军收编。
这就是造成李景林第二师只有两个正规旅,却有5个直隶旅,三个补充旅的根本原因。
军阀割据的时代,枪杆子决定一切。有枪杆子就有军队,没枪杆子就没有军队。有军队就有地盘,没有军队就没有地盘。有多大的军队,就有多大的地盘。一旦军队丧失,地盘也必然丧失。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没有任何例外。
此时奉军控制的地区,包括东三省,以及直隶、山东、江苏、安徽四省和热河特区。势力所及,北到黑龙江,南至长江,拥有全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繁盛地区。
奉军的兴盛至此达到最高峰。
表面上看,奉军气势如虹,兵多将广;事实上奉军内部隐患丛生,山头林立。
山头且不说,单说奉军的成份。
奉军在东北时,成份就非常复杂。一部分是原清国东北驻军;一部分是当地土匪;一部分是北洋时代新组编的新军;一部分是直皖战争后收编的溃军;居然还有一部分是俄国内战溃逃至东北地区的白俄军队……
入关之后,奉军的成份愈发复杂。不仅仅增加了收编的直系军队;同样有征召的民伕;强拉来的壮丁;主动投靠的小军阀以及土匪;也包括像石远这样心怀鬼胎的异端……
作为奉系的首领,张雨亭当然不能看着这种混乱的状况持续下去。
从六月份开始,借助各省“废督裁军”的呼声,张雨亭就有意裁军;只是时局一直不稳定,张雨亭虽然有裁军的意思,却迟迟没有实施。
至八月份,西北军撤出北平,奉军掌控北平局势。眼看大局已定,张雨亭终于再次想起了裁军。
既然要裁军,肯定裁掉的是战力不强、人数较少的军队;所以李景林治下的直隶旅和补充旅就急了眼。
直隶旅和补充旅都是入关之后才有的编制,部队的人数不等。有的旅人数较多,大概有三四千人;有的人数就较少,只有一千多人。
本来就不是奉军嫡系,如果再不整军扩编,展示出自己的价值。到时候真的要解散军队,让这些个只会当官的旅团长们何去何从?
扩军是要人手的,石远在涿州大肆建设,用各种优厚条件吸引周边百姓向涿州移民,这就引起了周边驻军的不满。
涿州的位置,往西是大同,往东是霸州,往南是保定,往北是北平。
北平和保定且不说,一个是河北省府驻地,一个是京畿重地,这两个地区受涿州影响较小,那么临近的霸州就倒了霉。
八月初,石远的部队进入涿州,同时开始扩充军队和征召民伕进行大规模建设。
这个时代的政府和商人,可没有后世要压半个月工资一说,都是大抵每个月的二十五六号,就把本月的工资全部结算掉。
石远更是大方,八月二十号就结算了八月份的全部工资!
如果说以前还有人对涿州政府心存怀疑,现在白花花的银元就拿在手里,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八月底,涿州迎来应征人潮……
可愿意加入军中,搏一份前程?愿意?很好,请加入直隶第六旅!直隶第六旅将用丰厚的薪水、充足的后勤保障、完善的军属照顾政策、正规的晋升途径保证你享受到一名军人所能享受到的全部荣光……
不愿意加入军队?很好,你可以加入涿州的各种建筑队伍,建筑队伍的薪水虽然不如军队丰厚,但是也能保证一家老小吃用;如果你有技术,更是可以享受每个月十块大洋的薪酬,如果没有技术也不用担心,有专人教你学习,只要你学会了,一样可以享受技术人员的待遇……
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好说的。
民国时期,要把一个孩子送进随便一家什么地方学点技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求爷爷、告奶奶不说,四色礼盒是必不可少的;头三年没有薪水报酬是肯定的;年龄超过20岁基本上是不考虑的……
短短旬日间,直隶第六旅在册人数已经超过五千,各种建筑队伍全部人数加起来已经超过四万,直接和间接为直隶第六旅提供服务的人手更是超过了六万,这六万人手涉及的家庭总人口已经超过了30万人,而涿州一地,总人口只有25万……
这样的情景不仅仅令其他个旅眼红,更是给了其他各直隶旅浓重的危机感。
九月初,驻扎在霸州的直隶第三混成旅旅长张宪派参谋谢志高前往涿州,要求石远遣还逃往涿州的霸州百姓。
只是一个参谋,怎么能和石远直接交涉?级别配不上啊!
石远就派宫名扬把谢志高糊弄回去。
张宪文的不行,就想用武力迫使石远就范。
九月三号,第三混成旅派遣一支百人连队前往涿州高店乡,企图在涿州境内强征民壮,充入第三混成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章 勾心斗角,网址:https://www.xbqg9.net/7/743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