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北(1/2)

作品:《民国风云

更新时间:2013-09-22

天津之战,风城部队歼灭西北军超过三万人,俘获大约7万,再加上李鸣钟反正的五万,西北军精华尽丧津门。

此战过后,北方大局已定。

冯基善势力最大的时候,控制了甘肃、察哈尔、绥远、热河、直隶、河南等广袤区域。此战过后,西北军仍然控制的区域只剩下甘肃和河南的一部分,其他地区几乎全部落入石远之手。

直隶的战事虽然结束,西北还没打完。四师乔山部打下察哈尔之后,沿察哈尔右翼后旗地区攻入绥远地区,攻占集宁之后沿平绥铁路兵锋直指归绥城(呼和浩特)。此时的平绥铁路已经延伸至包头,沿铁路向前进攻,攻势顿时大大加快。

早在乔山攻入绥远地区的时候,关冷即命令第五师文吉部自科斯尔地区攻入绥远,乔山攻占集宁的时候,文吉已经攻占了临河县,进度比乔山还要快一些。

临河往西就是甘肃,此时的甘肃,还包括后世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盘虽然很大,人口却极为稀少。甘肃督办刘郁芬手上只有不到三万人,还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壮丁,指望这些人去抵抗文吉和乔山经过完整军事训练的部队,无疑是痴人说梦。

热河地区因为是和东北军分治,都统就不要想了……或许就在不久之后,石远一方还能再多一个绥远都统!

此时的民国,拳头大就有道理,只要控制了一省军政大权,中央政府无不从善如流。从某种方面来说,段芝泉真的是很尴尬,空有国家元首的名义,政令却连执政府都出不了……就在几天前,冯基善枪杀许又铮之后,执政府卫队被西北军缴枪,现在的执政府卫队,都是京畿司令鹿忠麟的人。

也怪不得段芝泉要通电下野,被人摆在台面上当摆设不说,还要被人拿来顶包,这日子实在是不好过……看看徐谦那个北平国民大会的惩办名单,段芝泉排在首位!

石远虽然对段芝泉的处境心有戚戚,却并不打算伸出援手,段芝泉也曾经大权在握过,奈何打输了“直皖战争”,只好随波逐流……

这实在怪不得别人,想争霸天下,就要有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如果有一天石远失败,石远也不会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

既然有段芝泉的前车之鉴,石远就要引以为戒,所以石远想亲往天津看一看,如果不亲眼看到天津的情况,只靠电文的描述,未免不够直观。

虽然时间刚刚是下午一点,但是现在就前往天津,晚上天黑之前还是无法返回,石远强自忍耐马上出发的冲动,示意郑怡帆让石叔强进来。

早在冯基善和李芳辰在天津开战的时候,石叔强就被石远调回风城另行任用,天津的转口公司就交给副经理刘忠言负责。

石远任命石叔强为新成立的交通部长,交通部是新成立的部门,在此之前所有人都没有经验,任命谁做部长都一样。石叔强是石家家生子,忠诚上没有问题,人又比较年轻,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综合几个方面,石叔强就成了最佳人选。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石叔强只有23岁,一年前还只是个学徒,现在就成了一部之长,如果不是因为和石远的特殊关系,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也不是天方夜谭,想想后世红军中原第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当上军团长的时候,也不过就是21岁……

石叔强还是如在天津一般,西装革履,皮鞋锃亮。这打扮如果让他父亲石长兵看到,不免要念叨几句,在石远看起来就顺眼的多,毕竟从后世过来,这样的装扮更符合石远的习惯。

石叔强进来之后恭敬的鞠躬,然后就垂手侍立石远面前,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并没有因为在天津呆太久有多少平等理念。

石远笑得温煦:“坐,坐下说……”

石叔强依言坐下,腰板挺得很直,手指紧贴裤缝,略略有些拘谨。

石远语气尽可能的放松:“怎么样?能适应吗?”

石叔强咧了咧嘴,算是笑了一下:“还行……就是心里还有点忽悠,这做官的都是有大学问的人,我只是初小毕业,领着一帮大学生和教授,实在是心里没底……”

交通部成员基本上都是从北方科技大建筑学院挑选出来的,这些人放到旧社会,都是“文曲星”一个级别的存在,让石叔强一个初小毕业的毛头小子去统帅他们,难免会底气不足。

石远却不这么认为,相对于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石远更加看重工作热情和思维方式。石叔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这之前做过整整十年的学徒,又在天津转口公司历练过一年,为人处世相对于那些一直在校园中的教授和学生,已经足够老成了。

石远还是鼓励:“不要妄自菲薄,平时没事的多看些书,慢慢的补上来就是了……做部长其实是很容易的!你只需要做决定,具体的问题交给专家去负责就行!你在天津的时候手下也管了几十号人,还有出国归来的留学生,做的不是也很好嘛……”

现任的天津转口公司负责人刘忠言,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风云 最新章节第六章 西北,网址:https://www.xbqg9.net/7/743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