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纷争(1/2)

作品:《民国风云

周边的战事尘埃落定之后,石远治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

借着冬季的枯水期,直隶、热河、察哈尔等地几乎同时开始整修水利,不仅仅要疏通河道,而且还要加固河堤,更要挖掘一些干渠,以增加土地灌溉面积。

这是大大的善政,三省的百姓随着工程的逐步展开,对石远政府的拥护与日俱增。

不仅要整修水利,还要丈量土地,对地主乡绅和平民佃户详细讲解新近推行的《土地法》。更要大规模的剿匪,维护地方秩序。最重要的是要恢复大城市的正常秩序,天津市的重建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尤吉率领第三军在天津积极参与城市重建工作,不仅仅要修复城市中因为战乱被破坏的民居,更是重新规划城市布局,特别是要重点清理那些堆积了几百年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

这个时代的城市,纵然是如同天津、北平这样的大城市,市政建设都是一样的混乱不堪,城市建设更是没有任何规划。不仅仅是没有绿地和公园,而且臭水沟、垃圾堆随处可见,狭窄的街道,占地广大的棚户区更是犯罪事件丛生之地。

所谓破而后立,天津经过月余战乱,大量民居、商业区在战火中毁于一旦,趁着要重建天津,正好还能把天津市重新规划一番。

北平段芝泉任命石远为直隶督办之后,石远就保荐鲁子文为直隶帮办,并且把直隶督抚的驻所定在天津。民国年间,天津市和青岛市、上海市并列为中央政府的三个直辖市,被称为“上青天”,这三个城市是民国年间国内最繁华的城市。段芝泉任命石远为直隶督办,并没有让石远兼任天津市长,但是好像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居然没有人提出让石远的部队退出天津!

当然就是有人要求石远退出天津,石远也不会从命,石远对于地域的概念极为重视,只要控制了的地盘就别想让石远吐出来。

石远虽然身为督办,但是对于直隶的一切事务全部撒手不管,都交给帮办鲁子文处理。鲁子文没有辜负石远的厚望,旬日间就拿出了天津市的建设方案。根据鲁子文的规划,重建后的天津市区占地面积60平方公里,大大超过原来的49平方公里。多出来的地方尽量规划为绿地、公园等休闲场所,重建之后天津市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花园城市。

石远雄心勃勃要搞建设,却有人不愿意看到石远踏踏实实的发展。

二月十六号,天津大沽口又起纷争。

这次闹事的是东瀛人。石远在天津当着洋人的面强硬的解决开枪事件之后,103团对租界的封锁逐渐解除。租界区的洋人见识过石远的强硬之后,嚣张气焰大大收敛。

东瀛人在英吉利人闹事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异动,只是冷眼旁观石远的部队和英吉利人的对峙。随着封锁租界事件的解决,东瀛人期盼看到的石远和英吉利人大打出手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东瀛人眼看英吉利人不给力,就开始主动挑起事端。

早在一月底,因为苏俄派遣军舰接济天津国民军,石远既命人重建大沽口炮台,并且为了加强大沽口炮台的防御能力,特意从风城运来了八门203毫米口径大炮,更从风城调派了精锐炮兵驻扎大沽口炮台,又在大沽口附近修筑机场,派驻一个大队的空军进驻……

石远的行为遭到了天津领事团的抗议,英、美、法、意、日等十二国由荷兰公使欧登科为领袖,照会北京执政府,抗议石远重建大沽口、威胁天津海口航道。公使团认为石远的行为违反了《辛丑条约》,要求保留各国船只的出入自由。

北平政府对于石远的影响力几近为无,石远自然不理会公使团的抗议和来自北平政府的公文,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炮台用极快的速度建设起来,公使团也默认了大沽口炮台的重建。当然,石远也做出了一定让步,石远同意各国船只出入自由,但是在进出之前,各国船只必须向大沽口守军报备,并且只有在约定的时间内才能自由出入。

各国公使已经见识过石远的强硬,能达到自由出入的目的也就没有再过多要求。

二月十五号,一艘东瀛商船约定次日上午十点进入大沽口。

二月十六号下午三时,东瀛船只姗姗来迟,商船变成了驱逐舰,一艘变成了两艘……大沽口炮台守军以和约定不符为由拒绝东瀛驱逐舰进入,东瀛驱逐舰对于守军的要求置之不理,欲强闯大沽口,守军遂鸣枪警告东瀛军舰,没想到却引来了东瀛驱逐舰的舰炮攻击……

经过石远的言传身教,风城部队上上下下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石远对于洋人习以为常的横行霸道实行“零容忍………

大沽口炮台守军在遭到东瀛驱逐舰攻击的第一时间,就对东瀛驱逐舰展开了反击……

炮战持续半个小时,两条东瀛军舰负伤遁走,大沽口炮台一门岸防炮被击伤。东瀛方面死伤数十人,大沽口守军3人阵亡,12人受伤。

竖日,各大报刊详细刊登了大沽口事件的经过,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自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大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纷争,网址:https://www.xbqg9.net/7/743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