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命运(1/2)

作品:《民国风云

石远是站在战略高度对整个战局运筹帷幄,但是计划的实施还是要落实到普通战士们身上。

福山县城,张风仁带着一排在一辆猛士装甲车的掩护下边搜索边前进。

战争伊始,石远的部队准备不充分,东瀛第十五师团同样准备不充分。

石远的部队吃亏是吃在兵力不足上,现在石远几乎是同时在长江沿岸和山东地区分别和当地军阀以及东瀛人作战,这样一来,兵力不足的短板就被放大了。

石远手中有近40万军队,除了尚未训练完毕的第八军、第九军和第十军,就只有在风城的两个**立师以及成飞手中的装甲兵可供调用。早在开战之初,石远就从山西调来第九师增援山东方向,从绥远调来第五师、第七师增援长江防线,纵然是这样,开战之后,各处的兵力还是有点捉襟见肘……

东瀛人吃亏是吃在对石远部队的不了解上,东瀛军队还是以旧式装备为主,最多也就是实现了骡马化,这和初步实现半机械化的石远麾下主力部队根本就无法抗衡。九师虽然还没有装备26式战车,但是装备了大量的猛士装甲车,只是这种装甲车已经令东瀛十五师团吃不消了。

东瀛国内缺少资源,军队中很少有战车存在,纵然是有战车也大多是偷工减料的精简版,纵然是如此,在整个东亚地区,东瀛军队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强军了。东瀛军队没有装备多少战车,反战车武器更是缺少,部队军事人员更缺乏和战车对抗的经验,这种时候战场上出现的猛士对于东瀛人的冲击力就可想而知!

九师防御的时候守的固若金汤,进攻的时候就更是打的东瀛人狼狈不堪。双方都开始投入正规军作战之后,九师就开始不再拘泥于防御作战,开始主动向东瀛人进攻。

既然要进攻,那就拿出全部力量,九师师长弘匡大胆把猛士装甲车和普通步兵连队混编,利用装甲车的高速高机动冲击东瀛人的防线,再由步兵完成战场清理。

这个计划很是成功,九师刚刚开始反击,就连续击溃第十五师团组织的抵抗部队,顺利攻入福山县城。

身处战地,纵然是九师已经刻意避开民居,福山县城的建筑物还是在战争中受到极大破坏。

福山县城大约三米高的城墙已经倒塌,城墙外因为第十五师团的坚壁清野几乎找不到完整的建筑物,第十五师团的战斗意志还是顽强,知道正面无法对抗猛士装甲车之后,就利用每一处建筑物延缓第九师的进攻……

福山是中国的地盘,这里居住的都是中国老百姓,九师不得不放慢进攻步伐,一点一点的在残垣断壁间搜索残敌。

猛士装甲车在一处十字路口停下,驾驶员没有熄火,透过防弹玻璃警惕的观察每一处敌人可能的藏身之处,机枪射手尽可能低下头不把身体暴露在保护钢板外面,躲在机枪塔后面执行警戒。

随着战争的进行,东瀛人已经从最开始的狂妄中清醒过来。只要一冷静下来,东瀛人骨子里的谦卑好学这一面马上就展示出来,和九师作战不到三天,第十五师团已经从九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小规模渗透、比如集中枪法好的士兵打冷枪……

这个时代的东瀛军队,对于训练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士兵的枪法相较于国内军阀部队是天壤之别,和九师普通水平不相上下。

但是如果比较起武器来,九师就毫无疑问的占了上风,东瀛人此时已经装备了“三八式步枪”,也就是中**民统称的“三八大盖”,这种枪支精度和九师装备的“b2式步枪”不相上下,威力却是大大不足。

三八式步枪打到人体上基本不会产生翻滚,也就是俗称的“一枪俩眼儿”,“b2式步枪”则是不同,九师装备的“b2式步枪”发射6。5毫米尖头钢芯弹,子弹打到人体上不仅会翻滚,而且具有极大的空腔效应,基本上打到躯干部位就是一个洞,打到肢体部位则会直接打飞……

和“三八式步枪”的手动式枪栓不同,“b2式步枪”使用弹仓连续供弹,这个优势在巷战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基本上两支“b2式步枪”在对射中能够压制6支“三八式步枪”,如果再加上20发弹容量的“1”和“2”,巷战中第十五师团占不到任何上风……

虽然是优势极大,张风仁和一排战士们还是小心翼翼。装甲车刚停下来,战士们就分两列蹲在街道两边小心观察,尽可能缩小身体面积以降低被狙击手或者流弹击中的可能。

张风仁蹲在装甲车的后面,一边调整钢盔带的松紧一边低声吩咐身边的陈震:“再往前走就是老县衙,估计鬼子在那里肯定有重兵防守……呼叫老陈,让他带二排从后面包过去,再把三排叫过来待命,等会咱们就强攻……联系下二连,通告咱们的计划,让他们在东街那边帮咱们看住,防止鬼子从那边跑了……”

陈震一边点头一边低声回应:“是,连长……要不咱们先干一把试试,不行再呼叫二连支援,这特么都一天了,除了几个小鱼小虾咱们什么都没捞着……连老陈早上都带着二排干掉了鬼子一个小队,就咱们倒霉,除了那些‘叽哩哇啦’的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命运,网址:https://www.xbqg9.net/7/743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