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起飞(1/2)
作品:《民国风云》自从石远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太多的事情。
原本在九月份就会发生的“万县惨案”没有发生,英吉利人在民国的名声还没有跌落至谷底……
原本要等到38年才会重建的东瀛第十五师团去年刚刚撤编今年就恢复建制,并且在福山地区被第九师打的灰头土脸……
原本要等到45年才会消失的天津租界区已经名存实亡,石远三番两次的封锁已经表明远东再也不是那些西方流氓无业者的乐园,随着大批居住在租界区的洋人纷纷返回自己的国家,比利时在九月份最先表示要把租界区交还给民国,英法意等国的口风也有所松动,这笔收复租界的功绩已经稳稳的记在北平政府头上……
既然已经改变了历史进程,干脆就改的彻底一些,石远现在就准备玩个大的。
随着福山县衙的攻克,福山地区的战斗已经完全结束,整个山东的战事虽然仍旧呈现胶着状态,但是福山地区的统计结果已经初步整理出来。
战前有着25000人口的福山县城,战后只剩下不到1000人,虽然有部分居民是在战前就逃离了福山,但根据战后统计被第34联队屠杀的居民就超过了5000人,被屠杀的大多都是青壮,老弱则因为第34联队需要肉盾反而活下来不少……
几支特种部队攻击福山县衙的时候,肯定有部分被鬼子掠进县衙的百姓被误伤,这种时候就没有人去统计到底有多少人是被误伤的,所有的帐都记到东瀛人头上……
和第34联队的作战,是石远的部队第一次和列强的军队对阵,战斗结束之后,各种统计数字随即送至石远案头。
自从第34联队参与作战,短短两天时间,第九师961人阵亡,1670人负伤,消耗各种物资25吨……
和九师对阵的第34步兵联队近3000人几乎被全歼,再加上击毙的在乡军人,总数达到了5200余人,没有精确到个位数的原因是因为有很多鬼子在九师猛烈的炮火中化为糜粉,实在是无法统计……
虽然是战果丰硕,近三成的伤亡数字还是令石远痛彻心扉,自从石远起事以来,石远的部队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之大的伤亡,以石远睚眦必报的性格,这样的亏是断断不会吃的。
早在石远照会东瀛使领馆的时候,石远就表示会对第34联队的肆意屠杀进行报复,现在石远终于有了报复的切实理由。
和民国此时的拉壮丁式征兵制不同,东瀛国内有着完整的预备兵役制。东瀛人组建一支部队通常都是在一地征兵,这样组成的部队因为彼此都是乡邻故而战斗力较强,而这支部队如果在日后的作战中出现伤亡,那么他的补充兵员也大多是出自原地区,能够最大限度的使新兵在熟悉的乡音中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军队生活。
第34联队的组成也是这样,这支部队的征兵地就在静冈。
石远现在能够使用的报复手段并不多,使用飞机轰炸进行报复是最有效的手段。经过数次遴选,石远在东京和静冈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静冈……
第34联队在福山地区遭了孽,石远选择轰炸为第34联队提供兵员的静冈作为报复也算是应有之义。
静冈没有工业区、没有军事基地,严格说来,静冈只是东瀛国内人口较多的一个县市。限于石远目前的工业能力,能够大规模轰炸的次数也不会太多,此时选择静冈作为第一个轰炸目标在风城内部还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
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军部德裔成员。来到风城之后,这些在德国国内事业生活双双失意的军人们很快就找到了认同感,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把风城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些人反对轰炸静冈不仅仅是出自战术考虑,也要部分原因是因为静冈地区多是平民,而在战争中,平民大多都是无辜的……
石远不这么认为,在石远看来,战争是一种社会行为,没有谁是真正无辜的。这就像是后世中国的部分专家学者,一提及东瀛就满口仁义道德,什么“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战争只是少部分人的极端行为”等等不一而足!石远每次听到这样的谬论就想破口大骂,没有国内人民的支持,在台上的政治家们敢做出极端举止?要知道,民主国家的政治家上台是需要选票的,没有民意支持他们上个屁的台……
有这种心态,石远就坚定的选择以静冈为目标。静冈的子弟让石远的父老受了创,石远就要让静冈的老百姓同样感受到战争的创伤!
石远同时还要表明一种态度,在我的地盘上,哪怕是打仗也要按着规矩来,要不然我就要让你尝尝不守规矩的代价……
秦皇岛机场,石远和空军司令田虎边走边聊。
田虎身穿飞行员夹克衫,神情兴奋的边走边介绍:“……从这里到静冈直线距离大概1750公里,正好在咱们重型轰炸机的作战范围之内……为了能够顺利执行任务,后勤部还是做了一些改装,现在的4作战半径超过了2000公里,满载的载弹量为4。5吨,咱们这次一共出动50架轰炸机,可以一次性扔出去225吨燃烧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十四章 起飞,网址:https://www.xbqg9.net/7/743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