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无商不奸?(1/3)
作品:《民国风云》乡绅们在地方上都有势力,算是地头蛇;石远手握枪杆子,驻扎地方,算是过江龙。
乡绅们不敢得罪石远,自然是刻意讨好;石远也明白乡绅们的重要性,如果想在涿州扎下根,必须和这些个乡绅搞好关系,自然也是善加安抚。
一来二去,场面居然是和和美美。
客厅里众人还在客套,外面就流水介的往军营里送东西。
乡绅们还是有心,不仅仅是高级军官居室里的名贵家具,就连普通士兵所用的被褥都没有忘记;也还是有纰漏,乡绅们不清楚新驻军到底有多少人,仍旧按照之前驻军的规模,只准备了600套被褥。
就是一套都不准备也没事,风城军队的补给在这个时代几乎就是独一份,这次过来的时候全部都带着被褥,别说被褥,锅碗瓢盆都带着呢!
既然送来了那就收下,用不完就储存下来,总会能派上用场的;风城一向军纪严格,风城军队就没有什么打秋风的机会,乡绅们也难得出一次血,这种秋风,不打白不打!
所以,当申广源装模作样进来报告被褥数量不够分配的时候,陈和和几名乡绅看上去就有点惶恐。
石远不介意,随意挥挥手,让申广源退下,然后继续和颜悦色:“诸位乡老,不必介意,诸位能想得这般的周全,已经让石某非常感激了!石某在此谢过,希望咱们以后能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石远话说的敞亮,陈和他们总算心安不少。
都是“人老成精”,陈和一大把年纪,脑袋仍然很灵光:“石将军,贵部初来乍到,难免补给供应的不周全,陈某有个面粉厂,过会就让下人们送些面粉过来,还请石将军不要推辞!”
石远点头同意,貌似很随意的炫耀:“好啊!有了就送过来,我军现在使用的面粉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也有些是国内的上等白米;你那里若是有剩余,就送过来,石某自会吩咐后勤,按照市价支付!这大米白面都一样,买谁的都是买,买你的还能省去运输了呢!”
这个时代,外国的食品在市面上占据分量不小,石远所谓的从国外进口,其实仍旧是从国内购买,也确实就是从国外进口的。
陈和面露希翼,还是不敢确定:“不知道贵部需求每月大概多少?陈某还不知道能不能供应的上!”
陈和不敢交底,这万一石远不给钱,还能堵住们去讨要不成?
石远更加随意:“这些都是由后勤统一负责的,石某也不是很清楚;嗯,平恩,你前阵子在后勤,给解释一下!”
宋平恩这次跟过来,要负责和鲁子文一起组建政府;他前一阵子跟着石进,在后勤帮忙,自然清楚补给情况。
宋平恩起身,语气不急不许,深得中正平和的要旨:“报告旅长,目前我军按照后勤供应标准,现在的涿州驻军,每天大概需要1100斤米面,220斤肉类,440斤蔬菜水果,其余特殊需求不计在内,总计需要大洋150个左右。实际需求量,和以上数字略有出入,不过差距不大,基本上就是这个数字。”
一天150个大洋,这还只是吃的,再加上军饷,再加上消耗,这个数字就难免骇人!在座的乡绅家里基本上都有私兵,略加计算就得出这支军队的后勤补给状况!
石远不介意泄密,这些乡绅能出门大肆宣传更好,正好免费帮直隶六旅做个广告!
石远有意引导:“一天150个大洋,后勤压力也不算大啊?那你和石进每天还喊什么?”
宋平恩又开始喊冤:“旅长,涿州这里才千多人,这只是供应标准,实际上咱们每旬都有加餐,每次面食消耗不变,肉类、蔬菜、酒类消耗就会翻番;这还不算巧克力、糖果等病号餐,当然是不多。您要是再算上军饷,最低一级军饷每月大洋6块,上不封顶,现在涿州这里每个月就要七、八千大洋;再加上各种消耗,除了武器枪弹,这些都不算,每个月战士们用的肥皂、牙刷、牙膏、毛巾、脸盆、军鞋、棉被、衣服、皮带、背带、背包等等等等这些都要大洋的,全部算起来每个月又是一、两千大洋。不仅仅是部队要消耗,咱们又要盖房子搞建设,搞建设更是大头,像水泥、钢材、铁料、玻璃、砖瓦、木料等等等等,哦,还有最重要的人工,这哪一样不要花大洋去买......”
宋平恩刚开始还有意配合石远下钩,说着说着就悲从中来,开始诉苦;这一诉就一发不可收拾......
石远不得不打断宋平恩的唠叨:“停,不用诉苦了,我就是问问,你看看你吧,祥林嫂似的!”
鲁迅的此时已经发表,但显然还没有后世那般的名气,宋平恩就问:“祥林嫂是谁?”
石远没好气:“你大爷,真是的,多看看报纸长点见识不好吗?”
宋平恩嘴里含糊不清的咕噜一句,就坐下不再说话;石远没有听清楚宋平恩嘟囔些什么,但仔细一想石远就勃然大怒,宋平恩和石远是表亲,祥林嫂如果是宋平恩的大爷,那祥林嫂就是石远的......
没等石远说话,陈和就忍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风云 最新章节第六章 无商不奸?,网址:https://www.xbqg9.net/7/74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