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事有蹊跷(2/3)
作品:《恋千年》人民进行残酷的统治,搜刮民脂民膏,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强烈不满。元丰七年六月,王冲领导逃亡士兵振臂一呼,发动了声势较大的农民起义。义军队伍转战于商、虢州之间,杀贪官污吏,与宋朝官军周旋了很长时间。在一次战斗中,王冲英勇牺牲。起义军余部在成俊的领导下,势力又逐渐壮大起来。宋神宗下令商,虢二州禁军迅速前往镇压。最后,起义失败,成俊等人牺牲。
宋神宗也够辛苦,不单国际国内形势一团糟,连自己的朝堂也不太平。
七月时,张汝贤弹劾王安礼,吵吵得比这个大热天还热,侍御史张汝贤上书宋神宗,弹劾尚书左丞王安礼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把自己的儿子王枋差遣为监泗州粮料院,不符合法律程序。张汝贤还弹劾王安礼诋毁宋神宗等等。宋神宗在召见王安礼时将张汝贤奏章大意告诉了王安礼,王安礼当即上书宋神宗进行辩护,并同时指出张汝贤将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成事实真相;是不公平的。还指出张汝贤是公报私仇,自己不可能诋毁宋神宗,凭自己的一贯表现即可证明。张汝贤又上书,指责王安礼所到之处,与当地妓女往来密切,其行为污秽不堪;王安礼对父母极不孝顺,在守丧期间即与妻妾寻欢作乐,有损执政大臣的形象等等;王安礼这样的大臣不能正己,焉能作为士大夫学习的榜样、充当执政大臣呢?张汝贤的奏章上递宋神宗后,王安礼多次上书辩护,以其兄王安石患病为借口;并请求宋神宗派他知江宁府。于是宋神宗任命王安礼为江宁府知府。
宋神宗对王安石一直万分心仪,爱屋及乌,其弟王安礼沾光不少。去年八月,宋神宗召见执政大臣王珪、王安礼、蒲宗孟等。宋神宗在交谈之中流露出朝廷上下缺乏具有真才实学的大臣的感叹.尚书左丞蒲宗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朝廷内外人才均为司马光的异端邪说所迷惑,成为司马光一伙的人才了。宋神宗很不高兴,谈话进入了僵局,双方都十分尴尬。蒲宗孟甚是恐惧,宋神宗愤愤道;蒲宗孟敢看不起司马光吗?自从他辞去枢密副使职务后,司马光从来未曾上书言事,也不曾向我要求过什么条件,自从本皇帝即位至今,只有司马光一人如此高洁。还有一次,宋神宗又与执政大臣谈论古今伟人,蒲宗孟盛赞汉代扬雄如何伟大,宋神宗嗤之以鼻。从此以后宋神宗对蒲宗孟就很反感了,想找借口赶走蒲宗孟。恰在此时,有人告诉宋神宗说尚书左右丞蒲宗孟、王安礼违法修缮枢密院办公的房屋。宋神宗大怒,贬蒲宗孟为汝州知州,工部郎中王克臣、将作少监钟浚罚铜二十斤,工部郎中范子琦、工部员外郎高遵惠、将作监丞韩玠各罚铜十斤。宰相王珪,蔡确吓得不敢上朝办公,在家中听候发落,结果被各罚铜八斤、王安礼罚铜十斤。其后宋神宗派宦官通知王珪等人前去办公,他们才到中书上朝。现在,刚一年,王安礼又来多事了,算了,走远点吧,眼不见为净。
不过,近期也有宽心的事。
一是《资治通鉴》即将撰毕。
从宋英宗治平三年开始宋国设置机构,进行《资治通鉴》的集体创作,司马光建议回韶州翁源县,县令刘恕、将作监主簿赵君锡同自己一道共同撰写,其后赵君锡因父亲去世而未能参加,改由国子监直讲刘攽负责赵君锡之工作。刘攽撰写五年以后,由知资州龙水县范祖禹代替。每撰写完一朝的历史,即上呈宋神宗。元丰七年十月将《五代纪》三卷上呈宋神宗。《资治通鉴》总共二百九十四卷,《目录》、《考异》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撰写完毕时,参加编写工作的刘攽已被贬为监衡州酒务,刘恕已去世。宋神宋高兴地对执政大臣们说:“前代没有出现过这类书,《资治通鉴》比荀悦的《汉纪》好多了。”宋神宗下令将《资治通鉴》送到三省,交给执政大臣阅读。其后宋神宗又下令晋升主要负责人司马光为资政殿大学士,并奖给司马光银、绢、衣带、马等物。
1066年,司马光将所撰的从战国至秦二世时的历代君臣事迹8卷进献英宗,并上疏:“凡关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帝王所立知者,略依左传春秋体,为编年一书,名曰《通志》。”4月,朱英宗下旨设立书局,继续编撰。
1067年,制序并赐名《资治通鉴》。至1085年1月1日全书编撰完毕,历时19年。全书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贯串了1362年的史事,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编撰过程中,司马光、刘恕、范祖禹、刘做等人取材于十七史、野史、传状。文集、话录等222种有关资料;其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较系统的历史资料。
这《资治通鉴》的完成,耗时19年,全书共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300余万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6年朝代1362年,是中国文化史中独一无二,毫无争议地处于顶峰的编年体史书。
此书要到1085年1月1日才算正式完工,现在才九月,不过,虽未正式封笔,但已基本成形,只需作些小修改即可。所以,看皇帝心情不好,此事也就提前二三个月来冲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恋千年 最新章节第178章 事有蹊跷,网址:https://www.xbqg9.net/7/770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