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失控(1/2)
作品:《保媒大唐》好高谈阔论源于想得太多,李承道便是这类人的杰出代表。作为将新闻时事当做一种主要休闲手段之一的人,李承道的怀疑心理,将自己对媒体舆论的各种扭曲、各种不信任印象加深到极致。因而习惯于自我判断,李承道极其希望,能够有一家媒体能够不含个人感情的进行中正报道。
今天李承道找到了孔颖达,无疑有这方面的心思在里面。而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对话进行到这里,李承道也算是图穷匕首见。
而既然李承道出手,无路可退孔颖达必须得跟着接招“殿下是希望,老头子给推荐几个人选?”
“孔夫子就不好奇,我口中所谓的正确的舆论导向,究竟是何方神圣?”
孔颖达不按照常理出牌没关系,李承道可以抱着“把路掰弯了也要让他走到自己的路上来”的决心来交谈。你跳过去了,大不了我再转回来就是。
“老头子相信,有圣上的支持,殿下一定会有所作为”
孔颖达不愧为老人精之人,轻云淡之间就把刚改变方向的路恢复原样。
“有孔夫子的信任,我就有勇气与孔夫子做交易了”当做机会抓住,李承道笑说“前面提到过的,只要孔夫子答应我一件事,莫说断句的符号,识字≮♀≮♀≮♀≮♀,△.±.n¤et的简化手段我都双手奉上,这话绝不食言!”
闻言孔颖达沉吟一会儿,摇头苦笑道“老头子倒不知道,殿下把老头子看得如此之重”
“如何,这次交易,孔夫子是做还是不做?”李承道靠坐在椅子上,一副悠悠然的随便模样。
要做不做,与你做交易不是低声下气求人,李承道不是没有与人谈判过。
孔颖达沉默了片刻,问“不知殿下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舆论中的清流砥柱,我希望孔夫子能够创办一个舆论的载体,用中性的语言来描述事实,完整的全部事实;不评论无偏向,没有个人喜好之类的言语,不带有丁点儿个人色彩!”顿了顿,李承道不算违心的恭维孔颖达“恐怕,也唯有孔夫子,才能竖起这标杆,同时不被人嫉妒中伤”
孔颖达同样愣了愣,叹息道“殿下蛊惑人心的本事,不亚于苏妲己”
“值得我蛊惑的人,必须得有自己的个人判断能力。否则,话不投机”
对自诩高人一等的士族生,李承道有一种正常而又奇怪的印象:自负的读书人自我感觉良好,天老大地老~二中间我老三,根本不把其他人的意见当回事;那就不能指望那些读书人们认错,他们从来没有真心认错的习惯,因为他们永远放弃不了高人一等的心理。只要愿意,他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为自己的错误开脱,哪怕自己的错误造成了无辜的人失去性命,给他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他们的内心里,正确的依旧是自己。所以,对于浮躁的士族集团,李承道从来不屑一顾。
李承道有时候挺看不起自己,因为某些情形下他会有种高人一等的士子归属感;但他不会永远看不起自己,因为他明白自己正在做什么,并为之负责。
最为令李承道心里觉着别扭的是,这时候的唐朝,偏偏还有孔颖达这类人,而且不少!
各种各样的负面心思都曾经有过,李承道终究是选择有眼不看。所幸,存在这种情状,可以让人人尽其责物尽其用。
“那老头子岂不是也可以利用舆论,诱导百姓?”默认之后,孔颖达开始考虑正确性与可行性起来。
这,便是孔颖达这类人与其他人的不同。
“负责告诉民众完整的事实,站在中性的角度不偏不颇,正常情况下是这样运行的。我相信,孔夫子在任时能够做到;不过后来人如何,恐怕是孔夫子也不敢保证。我的建议,是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后继者身上,不如寄托在制度上”李承道望了孔颖达一眼,面具下笑得意味深“请皇帝陛下监督,如若陛下觉得你们所言非实,你们要自己拿出各自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前提是必须不得利用暴力手段。而错的人,将会受到惩罚。即便不是杀头之罪,但你们损失的至少会有信誉声望,依旧会千夫所指,皇帝也是”
一言以蔽之,辩证。俗称,狗咬狗。
孔颖达眼角不自觉的抽抽着,却努力着装作若无其事“圣上不会陪着殿下胡闹的吧”
显然,他听出来李承道话语其中的恶作剧了。
“为什么不呢。无端地过度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应该算是朝廷腐朽没落的标志吧。有能够给予大唐帝王警示作用的机构,能够给大唐帝王以鞭策的制度,提醒着他们时刻注意事实、明了自己的处境,从而有助于他们李家江山治久安,他为什么不……就怕你们会扯后腿,简单的例子,一场对外战争结束,你们只顾庆祝、歌颂唐朝军队的胜利,不管唐朝军队战死多少士兵,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达成多少目的……那些真正需要你们公布的,你们一概放过……或者,山崩时就是单纯的山崩,水土流失地震之类的,都有可能是造成山崩的原因,与皇帝德行无关,你们偏偏扯上了,以此给别人攻拮统治者送去借口”以无比怀疑的语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保媒大唐 最新章节第四百零一章 失控,网址:https://www.xbqg9.net/31/3172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