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何处落脚(2/5)
作品:《恋千年》
太子灵踪塔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北隅,是宋代宝相寺的唯一遗存,也是汶上建城千余年来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建筑。太子灵踪塔通身砖砌,高41。75米,呈等边八角形13层,每层皆为磨砖莲花型斗拱。从第一层向上,除二、四层外,其它各层的东、南、西、北四面均砌有对称的圆顶洞门佛龛,并交替与塔内螺旋阶梯相通。最低层东南、西三面又砌圈门佛龛,北面设门,门距地面两米多。有45度斜坡台阶直达南门,翻过南门西侧石板,向上为螺旋台阶,盘旋向上如入螺壳之中,中层四门呈“十“字形相通。塔刹呈宝葫芦形,用红土外覆金黄色琉璃一次烧制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尖金光闪闪,夺目耀眼,当地群众因此俗称为“黄金塔“。1976年,文物部门根据“黄金塔“系宝相寺院的一部分,遂定名为“宝相寺塔“,次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恢复原名“太子灵踪塔“。
1994年,文物工作者在塔宫内发现了大量的佛教圣物,尤其是佛牙舍利的出土,令佛教界叹为观止,轰动了世界。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后,遗体在拘夷那竭火化,其身躯形成红白黑三种色彩的晶莹圆形颗粒,称为舍利。红色舍利是肉身所化,白色乃骨骼结石,黑色是毛发舍利。据说只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才具有这三色特征。当时,佛祖涅盘共收得8斛4斗舍利,被古印度地区的八个国王平分后,各自建立佛塔供养。其中佛牙四枚,一枚上了天宫,一枚入了海宫,剩下的两枚留在了人间。从太子灵踪塔发现的这颗佛牙当为其一,它是如何瘗藏到太子灵踪塔塔宫的呢?
在汶上有许多关于太子灵踪塔和佛牙舍利来历的传说故事,可谓众说纷纭,谜团重重。其中有三则传说较为系统地揭示出瘗藏于太子灵踪塔内的佛教圣物的来龙去脉。这三则传说即是:悟空西游记说;东府佛牙说;赵世昌京师求佛牙说。
悟空西游记说: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各朝代都有大量的僧人赴印度求佛取经,至唐代最为盛行。开元年间,唐玄宗派中使张韬光出使罽宾国,这是一个有四十多个人组成的庞大使团。张韬光的部下左卫别将车奉朝随团前往,车奉朝是京兆人,年轻机灵,跟随张韬光多年,深得张韬光的器重。张韬光等人在罽宾国完成使命后,沿原路返回。当走到迦湿弥罗城时,车奉朝因染重病,无法随团回国,便留在一座菩提寺里养病。病愈后,车奉朝出于感激菩提寺僧人的救命之恩,立誓出家信佛。于是拜舍利越摩三藏法师为师,削发为僧,法号悟空。
悟空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精通了梵语,并跟着舍利越摩三藏法师学习佛教经典,掌握了佛教的各种教义。随后,他走出菩提寺,在古印度各地游历,弘扬佛法,探寻佛祖释迦牟尼的足迹,瞻礼八大圣地。并进入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对佛教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并动手翻译了大量佛经。
春去秋来,悟空在印度一呆就是四十年。悟空年近六十时,正赶上外教入侵、异教突起,佛教受到冲击,寺院被捣毁,僧侣遭驱赶,佛教徒们人心惶惶。此时,年逾古稀的舍利越摩三藏法师将寺院珍藏数辈的经卷和佛祖真身佛牙舍利,赠送给悟空,让他带回东土大唐,起塔供养。
当舍利越摩三藏法师轻轻打开檀木盒时,只见一肢佛牙长寸许,广**分,光洁腊黄,晶莹剔透;数百颗舍利如墨如血如玉,灿然夺目。悟空见之,五体投地,口称“我可找到佛祖了!“
此后,悟空将舍利越摩三藏法师赠送的佛牙舍利和经书,还有他自己抄写、翻译的经书打成包,跟随一支商队,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贞元五年,唐朝使臣段明秀由大唐出使印度途中,在新疆于阗偶遇悟空,当他听说悟空就是四十多年前的使团卫将车奉朝时,分外高兴,大受感动。指派专人护送悟空回到长安。
等段明秀完成使命回到长安后,向唐德宗李适引荐了悟空。悟空将佛牙舍利和经书献上。唐德宗对悟空去国四十余载,不忘故国,不忘君亲,求来佛教至宝的行为大加赞赏。下诏封悟空为壮武将军、太常卿,安置在章敬寺,并在寺内起塔供养佛牙舍利。
令悟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唐朝经过天宝危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重大事件后,国力大不如前。章敬寺的佛塔终于没有建起来。悟空带着一腔遗憾离开了人间。他的灵骨被安葬在嵯峨山上。嵯峨山是皇陵,唐德宗李适也葬在这里。
东府佛牙说: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尊奉佛教,并鼓励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却说悟空从西天佛祖故乡求来的佛牙舍利,在章敬寺秘藏了171年后,章敬寺的主持和尚永安不顾路途遥远,怀揣佛祖的真身佛牙舍利,千里迢迢赶往京城,奉献佛牙给赵匡胤。
赵匡胤听说佛牙舍利“击之不碎,焚之不毁“,甚觉奇异。便亲自取火焚烧并用锤击打,果然丝豪无损,舍利竟陷入铁锤之中,赵匡胤大惊之余,更加礼敬,亲制发愿文、偈赞。下令在京师南80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恋千年 最新章节第179章 何处落脚,网址:https://www.xbqg9.net/7/770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