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朕好孤寒(2/7)
作品:《恋千年》
人的体温维持在摄氏36至3度半间,当人体的皮肤接触到外界温度时,会直接传导到延脑部位掌控呼吸、心跳、体温等的生命中枢。热了,体温控制中枢就会支配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毛细孔及汗孔张开散热、排汗;感觉冷了,交感神经就会促使肢体各部位,包括牙关附近的肌肉打冷颤,令肌肉及脂肪细胞因紧收而产生热能,抵御寒意,这也就是感到寒冷的时候人会直打哆嗦的原因。
人是恒温动物,基本上应该没有所谓“谁比较怕冷”的问题,在相同温度下,因个人的主观感觉不同,确实可能出现某些人特别容易怕冷。脂肪层固然比较可以隔绝低温,不过由于脂肪细胞产热的作用比肌肉产热作用差,因此脂肪厚的人不一定比较不怕冷,倒可能更怕冷呢!所以,大热天,不少胖子的身上都是凉凉的。
有些疾病会影响人体对冷热的不适应,比如有甲状腺机能亢进问题的患者,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促使代谢过度,因此相当不耐热;反之,甲状腺机能低下的患者则因交感神经功能差,无法产生足够的热能御寒。
还有长期吸烟的人,因体内氧气不足,周边的微血管易循环不畅,当不畅的是动脉微血管时,易产生畏寒感;不过若不畅的是静脉微血管,虽然没有特别怕冷之感,但活动时因血管无法扩张,血液不能流通造成局部需氧不足,手、脚则易出现冰凉。
平时“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都市“懒人“们,因为基础代谢率降低,也会出现不耐寒的问题。
王木木知道,有些凉寒感,比如,手脚冰凉。虽然手脚冰凉只是一种症状,很多原因都会引起这种现象,只要针对原因进行调理,情况很快就会得到改善,是不需太过担心的。但也一定要注意,发现手脚冰凉也不能全然置之不理,因为一些系统性疾病如血管功能障碍的前期,主要症状就是手脚冰凉,应引起警惕。
有些人,即使盖在厚厚的大棉被里,热量始终到不了两只冰冻的脚。有这种情况的人,周边血管易痉挛,遇到冷空气或冷水时,手脚的血管就产生收缩,血液循环不畅,手脚就容易冰冷且发紫。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交感神经功能不佳,导致遇冷无法紧缩肌肉产生热能耐寒。
通常来说,寒冷耐受力低的人,如果验血,会发现,血液中铁元素含量明显不足。如果是女性,则因其每月都要来那么一下子,月经会导致铁的大量流失。所以,女性比男性容易怕冷。其它由于各种原因的缺铁者,也都会比较怕冷。
众所周知,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功能物质,担负着身体内氧的运输代谢的任务。碘和酪氨酸是制造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碘需要不断从食物里摄取,酪氨酸则一般在体内自行合成。长期缺碘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机体的御寒能力也会因此降低。
在中医界,中医认为,脾肾阳虚体质者,易怕冷。因为中医认为,怕冷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引起。肾阳虚或虚寒体质的人就最容易出现这种怕冷的情况。当然,一般都认为女性要比男性怕冷,不过王木木现在在研究宋神宗的“孤寒”,自然就不展开女性的方向了。
王木木在盘算,宋神宗是否是肾阳虚或虚寒体质者,这需要宇文柔奴去确诊了。但不管宋神宗是否体虚,但其“心”虚是必定的。这就应该是宋神宗心理层面上的“孤寒”了。
从心理层面看,宋神宗“孤寒”了,这“孤”和“寒”倒是相辅相成、狼狈为奸的。
作为穿越客,王木木知道,在宋神宗死时,可以进行精确分析,其时,除了势力衰弱的新法集团以外,几乎所有人都盼着他死,不管是他的生母,还是他的亲人,除了他不懂事的儿子外,都等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好让宋朝再次翻天覆地。怪不得他会一再的哀叹:“朕好孤寒!”
宋神宗早就有这样的觉悟,也做了些相应的准备,可惜世事无情,在他的身后,他的亲人、臣子不仅把他的功业败坏迨尽,就连他的声誉都敢于肆意篡改。
比如说,宋神宗喜欢九皇子吴荣穆王赵佖,母惠穆贤妃武氏,曾想立其为太子,而众大臣就是不附议。所以,宋神宗的立嗣一直拖着,大家话不投机嘛。后来,宋神宗病重了,太子之议耽搁不起了,宋神宗仍想着赵佖,但在群臣的反对下,九皇子最终因为眼疾而不能立为太子,神宗只好转立德妃的大儿子六皇子赵煦为太子,最后继承了皇位,是为宋哲宗!
又比如说,宋神宗曾想让苏轼来修国史,人家反对了,不行,苏轼刚从农田里解放出来,一个乡下人,先去当江州知州吧。可还没到任,又被调离,到汝州去做团练副使了,相当于平级调度,仍然不能接触公务。
宋神宗想让曾巩来修国史,人家又反对了,也不行,理由是曾巩的能力不足。这些人还真是说得出口,堂堂唐宋八大家之一,国用大议的撰稿人,居然在文字能力上不足?!
……
几经改换,几番折腾,宋神宗坐立不安,只能躺倒了,外面都在传是病倒了,这事儿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恋千年 最新章节第186章 朕好孤寒,网址:https://www.xbqg9.net/7/7707/182.html